借调时受伤算谁的?工伤处理要点一次理清
借调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,在企业间协作中较为常见。但借调期间若发生工伤,责任认定与处理流程往往容易引发争议。根据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第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,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,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,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。这一法律原则为借调工伤处理提供了基本框架,但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具体情况细化执行。
原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关系的法定主体,无论是否签订借调协议,均需承担工伤保险的首要责任。例如,某信息技术公司将王某借调至机械制造厂期间,王某在上班途中受伤,仲裁委最终认定原单位需承担工伤保险责任,即便双方协议约定由借调单位赔偿。但若借调单位存在过错(如提供的劳动条件不符合安全标准),需与原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。因此,企业应在借调协议中明确约定补偿办法,例如费用分担比例、事故调查配合义务等,但需注意协议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。如某案例中,借调单位与员工私下约定不缴纳社保的协议因违法而无效,原单位仍需承担工伤保险责任。
1.及时救治与证据保存
事故发生后,借调单位应立即安排救治,职工本人或近亲属也可自行就医并保留医疗记录、诊断证明等材料。同时,需收集事故现场证据(如监控录像、证人证言)及借调相关文件(如借调通知、工作安排记录),这些材料是后续工伤认定的重要依据。
2.申请时限与材料提交
原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 30 日内,向社保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。若逾期未申请,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可在 1 年内直接申请。所需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、劳动合同、医疗证明等,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,需通过工资流水、工作证等证据确认事实劳动关系。
当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推诿责任时,职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权。例如,王某工伤后两家单位拒绝赔偿,最终通过仲裁调解获得 7 万元赔偿金。为避免此类纠纷,企业应做到:
·明确协议条款:在借调协议中细化工伤责任分担,包括费用垫付、追偿方式等,同时约定借调单位的安全管理义务。
·强化安全管理:借调单位需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条件,原单位应定期监督借调期间的安全生产情况。
·补充商业保险:建议企业为借调员工购买意外伤害险,作为工伤保险的补充,降低风险敞口。
借调期间,职工的劳动关系始终隶属于原用人单位,这一点不因借调单位支付工资或管理而改变。因此,职工在借调期间应关注自身社保缴纳情况,若发现原单位未参保,可向社保部门投诉。此外,借调单位需积极配合工伤认定调查,如提供考勤记录、工作任务安排等材料,不得以 “非本单位职工” 为由拒绝协助。
总之,借调工伤处理需以法律为依据,以协议为补充,以证据为支撑。原用人单位的法定责任不可规避,借调单位的过错责任亦需依法追究。职工应及时主张权益,企业则应通过规范管理与风险分担机制,确保工伤事故得到妥善解决。
CopyrightC 2009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疆劳务网 新ICP备16003221号
地址:新疆省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上海路浦东街3号创新空间211-2 EMAIL:969810472@qq.com
Powered by HSWY.